新用户登入 登录

萌子岛

  • 64
  • 0

Adobe推出Project Music GenAI Control,版权新战场?

1023粉丝
darthracer Elysion~楽的次元2024-5-7 23:40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1.jpg

这两年AI掀起形象创作热潮,但音乐创作似乎未跟上潮流。不过局面即将改变。Adobe展示划时代Project Music GenAI Control雏形,让音乐创作不再是专业人士专利。但看似美好的未来,隐藏着庞大的版权隐忧。

想象一下,只要输入“欢乐电子舞曲”等文本描述,或输入一段参考旋律,就能产生整首音乐,Project Music GenAI Control正是能做到这点的软件。不仅如此,用户还能调整速度、强度、结构甚至延伸乐曲长度,做出符合需求的完美乐曲。

然而AI谱曲时代到来,法律和伦理层面等复杂问题也浮出水面。核心问题在AI产生音乐是否有原创性,以及创作过程是否侵犯版权?毕竟AI创作音乐时会使用大量数据库数据,难免让人质疑产生音乐到底是“原创”还是“抄袭”。

著作权法一直创建在“人类创作”基础上,如今AI使人工智能创作挑战既有框架,唯有厘清AI产生内容的法律地位,并保障创作者权益,才能让AI音乐创作与版权法规和谐共存。

能模仿知名艺术家声音和风格的生成式AI工具,模糊了“创新”和“侵权”界线,挑战传统认知。任何人都能用生成式AI创作与知名艺术家风格相似的音乐,导致大量原创(指作品并非抄袭)但风格高度雷同的歌曲爆红。此现象突显追求创新与尊重知识产权的紧张关系,使我们思考艺术创作如何符合伦理地使用科技。

核心问题在人工智能产生、模仿艺术家风格的“深度伪造”音乐,是否侵犯著作权?尽管联邦法官曾裁定AI产生作品没有版权,但判决对音乐领域效力尚不明确。法律模糊地带让艺术家、制作人及唱片公司陷入困境,侵权界线依旧模糊不清。

音乐产业和法律体系的挑战,不仅是解决纠纷,更重要的是人工智能时代重新思考著作权法框架。一方面需保护艺术家和唱片公司的知识产权,确保创意成果不会被人工智能音乐作品侵犯,另一方面也需促进创新,确保生成式AI工具不会扼杀创意自由。

Adobe愿景奠基于以下信念:未来音乐创作不应受法律束缚,应由道德创新承诺驱动。Adobe尝试开发浮水印,AI产生音频嵌入独特数字签名,可追溯音乐作品起源,区分人类智能和人工智能。

Adobe认为,浮水印可为确保生成式AI时代透明度和问责制的重要工具。Adobe策略突显应对生成式AI对知识产权的挑战持负责任的态度。使用有授权或属于公共领域的数据开发工具,Adobe战略避开潜在法律陷阱,确保创新成果符合版权法规定。谨慎数据源,加上投资浮水印,强化Adobe透明度及创作时道德使用人工智能的承诺。

Adobe打开的对话,如复杂乐曲的序章,需要科技界、法律界及创作者参与才能谱写出完整篇章。这首乐曲不断发展,更丰富更具包容性的音乐世界等着我们,降低创作门槛同时,也重新定义数字时代的“创作”本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新用户登入

小黑屋|萌子岛

GMT+8, 2025-5-5 20:40 , Processed in 0.586000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Copyright 2020  atollmoe©.a2.1.0 All rights reserved. 9+

Copyright 2009  supported by zhixuan© oeo© oko© All rights reserved.Thank you!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