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登入 登录

萌子岛

  • 559
  • 6

历数PC发展史上的祖先们 (上)

 
845粉丝
maxsh 萌子四阶段2012-4-9 13:02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不知道大家看没看过自己家的家谱,我记得第一次看家谱的时候还是初中,记得家谱前几页上印的都是本家功成名就的人氏,犹记得第一页是写下《呻吟语》的吕坤,此后数页就再也没记清楚。

貌似这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就像我们记计算机的老祖宗,往往只记得ENIAC。但是对于计算机配件或者其他方面的老祖先,一般就迷迷糊糊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对这桌子上这堆几十亿数量的晶体管问过哲学上那个至高无上的问题:你是谁?你从哪来?你要到哪去?

估计深蓝对这问题也没招,这几十亿枚晶体管曾经的雏形是什么?咱们往下看。

编辑发明的QWERTY键盘

这个配件是我们编辑这行每天接触最多的计算机产品了,自然我们就从这款产品开始说起吧。键盘是从英文打字机发展而来的,而我们现在使用的键盘键位排列规则,则是在1860年就已经出现了,最初作出这个排列的,是来自美国密尔沃基的报社编辑克里斯托弗.肖尔斯。



克里斯托弗.肖尔斯和他发明的QWERTY打字机

在1860年的时候,当时已经有打字机的雏形出现了。但是这种打字机的杠杆结构,使得它在快速录入的时候,经常因为杠杆杆位的冲突而卡死。于是身为报社编辑的肖尔斯就开始了对打字机键位排列的研究。



最早的QWERTY键位打字机

当时肖尔斯几乎是将字典上的所有常用单词进行了字母的排列组合,然后在键盘将最常用的字符排列的尽量远一些。其实这种排列看起来多少有些随意和妥协,因为在后人的研究中发现,虽然有些字母的排列,比如ED是能够降低输入的速度,但是类似ER这样的排列却是最常用的。

但是不管怎样,打字机的键盘排列顺序就这样被越来越多的人采用。就像我们中国人吃饭,明知道大家同吃一个盘子的菜很不卫生,但是却也吃的其乐融融。QWERTY键位打字机就这样成为了英式键盘的输入标准,估计在今后的许多年中,这种排列也不会改变。

不过,我们这里还得说一下另外一个人,这就是林语堂,第一台中文打字机的发明者。对,你没看错,就是语言大师林语堂。



林语堂

1945年,当时正在创作旺盛时期的林语堂,突然放下了手头的工作,开始了潜心研究中文打字机。当时按照林语堂的设想,这是一台不用学会写字就能够打印出中文的打字机。

虽然在机械部分的设计很快就完成了,但是林语堂遇到的最大挑战,却是汉字的分类和拆分。其实在民国时期,当时有一大批学者投入了对汉字的分形检索的研究,其中最大的成就即是王云五发明的四角号码检字法。



林语堂设计的明快打字机

虽然有了其他学者的研究,但是要想将上万个常用汉字采用键盘的形式录入,这在计算机没有发明之前的时代,几乎是不可能的。最终,林语堂还是设计出了上下形检字法,这种方法取字之左旁最高笔形及右旁最低笔形为原则,其特点是不为笔顺所困扰。

最终,林语堂制造出了汉字打字机的最关键部分,键盘。这种键盘共64个汉字根键。打字机制成高9时,宽14时,深18时,字模铸在6根有6面的滚轴上,每个汉字只打三键,备字7000。

1946年,林语堂完成了打字机的全部设计,并向美国专利局提交了专利申请。1952年,美国专利局批准了林语堂的申请,定名为“明快打字机”。不过林语堂终究不是一位商人,在他极力推销自己的打字机失败之后,明快打字机最终被一家美国公司收购,代价是每销售一部打字机,支付林语堂5%的版税。

如果没有光驱我们怎么装系统

如果没有光驱,我们的电脑将会怎样?想想你买回一部电影使用几百张软盘来存储,那会是何等壮观。当然,必定会有人说如果没有光驱,肯定会有另外一种方式出现。好吧,你是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



第一台光驱 飞利浦CM110

不知道有多少DIY老鸟经历过倍速光驱的年代,所谓的倍速光驱,其实就是1X速度的光驱。虽然那样的光驱看起来已经非常的古老,但是世界上第一台光驱,却拥有更低的速度。

1987年,飞利浦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光驱CM110,这台光驱体积庞大,甚至没有办法安装在机箱之内。它采用额SCSI接口,但是传输速度却只有36K。于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就出现了,直至现在,依然有很多的CM110可以正常运转。原因?因为这货的转速实在太低了,哪像当年40X倍速以上光驱那样因为飞速旋转而成为易耗品。



CM121和CM201

再后来,飞利浦设计出了体积更加小巧,也更加实用的CM121和CM201光驱,并且进行了大规模的推广。当时不少小型机上都安装了飞利浦的光驱,比如那个年代红极一时的DEC RRD40小型机。



飞利浦P2000电脑



飞利浦PC200笔记本电脑

说一个好玩的事,虽然现在的飞利浦和电脑整机似乎毫无关系,但是当年的荷兰巨头却是涉足PC市场的积极分子。它们在80年代推出的PC2000桌上型电脑和PC200笔记本电脑,都拥有不错的知名度和市场销量。

只不过,后来的故事告诉我们,卖刮胡刀的终究干不过买水果和搞科研的。飞利浦也逐渐淡出了PC整机市场,转而全力进军家电市场。

昙花一现的魔奇声卡

现在的声卡市场是真的没落了。如果说一定要给计算机内部的各个配件划分势力范围的话,那么多媒体音频这块,完全是由华人所控制。从当年的创新,到后来的岛谷黑金,中间虽然有傲锐和德国坦克,但是一个被创新干掉,一个则被自己在中国的代理商干掉。于是整个多媒体音频市场,也在华人的带领下越做越抽抽。



1987年的魔奇声卡

估计有很多人都认为第一款声卡来自于创新,其实是来自于英国的ADLIB公司。在1987年的时候,ADLIB为当时的IBM PC研发出了第一款声卡。当时这款声卡的功能非常单一,没有任何的声音特效,仅仅是简单的声音信号回放,但是依然让当时的PC和MAC一样获得了输出声音的能力。

这里小编说明一下,8年前我曾经写过一篇类似的文章,但是那篇文章里面很多的数据都是错误的,例如魔奇声卡,当初我写的是1984年,但在查阅了魔奇的网站之后,更正为1987年。



1990年版的ADLIB声卡

按理说,作为第一家推出独立声卡的公司,ADLIB理应当获得丰厚的利润和高昂的专利回报,但是让ADLIB没有想到的是,仅仅在一年之后,一家来自新加坡的小公司就让ADLIB的美梦灰飞烟灭了。



创新1988年推出的声卡

1988年,创新推出了自己的声卡,并且以更加优秀的性能和兼容性,让ADLIB声卡完全处于下风。此后的故事就简单了,创新推出了SoundBlaster系列声卡,让创新成为了声卡的代名词。

第一款游戏来自麻省理工

想想电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大规模进入我们的家庭的?正是当电脑进入多媒体时代,开始变得好玩的时候。想想在电脑还是DOS时代的时候,我们玩的更多的电子娱乐设备是啥?当然是日本的土星、PlayStation等各种游戏主机。因此,只有让电脑好玩,才能让人们更乐意亲近它。



这个梦想其实在大型机时代就已经开始被很多爱玩的科学家所琢磨,虽然那个时候的计算机还是一个操作复杂,费用昂贵的精密仪器。1962年,美国麻省理工的学生马丁.格里兹在IBM大型机上编写了世界上第一款电脑游戏“太空争霸战”,从而让计算机第一次展示了自己妙趣横生的一面。

就在第一款电脑游戏问世的四年后,在纽约,一位二战老兵写下了世界上第一页关于家用电子游戏机的设计构想。这就是拉尔.拜尔。



第一台家用电子游戏机发明者拉尔.拜尔

同样是在1966年,拜尔制造出了第一台电子游戏机,这是一台能够在屏幕上显示光点的游戏设备。而后拜尔继续改进它,使得它可以支持当时非常流行的“乒乓”和光枪设计游戏。



世界上第一台家用电子游戏机Magnavox Odyssey

1971年,Magnavox公司在观看了拜尔的游戏机演示之后,决定购买这套系统的全部版权。1972年,世界上第一台量产型家用电子游戏机Magnavox Odyssey问世了。虽然最终这台售价100美元的游戏机销量不尽如人意,但是拜尔却开创了电视游戏这一全新的领域。
192粉丝
神樣の空 蓝晶石的觉悟2012-4-9 13:41 显示全部楼层
{:pubuhan:}这些都是大神般的人物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粉丝
daselang777 初级居民2012-4-9 17:53 显示全部楼层
我现在很死这个键盘了....怎么用的都觉得不爽,但是又没本事乱改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6粉丝
July奈佳 炎晶石的觉悟2012-4-9 17:55 Ta在使用am_m版 显示全部楼层
<
都是一些不认识的人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3粉丝
cym940637955 绿晶石的觉悟2012-4-9 18:14 显示全部楼层
<
嗯,了解了。。。。{:touzhel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粉丝
zz20061743 初级居民2012-4-9 18:57 显示全部楼层
好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粉丝
game10 黄晶石的觉悟2012-4-11 13:06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的,无视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新用户登入

小黑屋|萌子岛

GMT+8, 2025-5-3 12:08 , Processed in 0.330216 second(s), 30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Copyright 2020  atollmoe©.a2.1.0 All rights reserved. 9+

Copyright 2009  supported by zhixuan© oeo© oko© All rights reserved.Thank you!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