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登入 登录
萌子岛 返回首页

-B1ack丶断鸿的个人空间 https://www.dommdo.com/?98134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扫盲】 常用的ACG语言整合(感谢某君整理 part3)

热度 1已有 183 次阅读2011-12-21 19:14 |个人分类:ACG

51.ACG中的女仆   

52.穿越

53.围观

54.痛车

55.手办

56.同人

57.同人创作

58.同人志

59.不同种类同人志

60.基情

61.ACGN   

62.21

63.腐女

64.御宅族(OTAKU)

65.杀必死   

66.NETA

67.STAFF

68. KOF

69.便当

70. 哔

 

五十一、ACG中的女仆
在日本女佣被当作萌的对象之一,通常是妙龄女子穿着女佣围裙即所谓的女佣服(メイド服)。
在ACG作品或 cosplay的取材上有许多使用。就连在作品中主角侧旁安置没血缘关系的女性角色这种手法的场合也会被使用,称呼雇主的时候大致是主人(御主人様(ごしゅじんさま))或xx大人(xx様, xx为被称呼的对象名字)。
女仆服装
除了女管家和贴身女仆的高级女仆外,多数大宅第中女仆都必须穿着制服。据说是因为要让客人懂得与主人区别开来。
一般朴素的低阶女仆服饰,大多数的女仆都穿这种服饰。衣服特征有头戴的软帽,为女性专用,像条头巾,由于实用性关系,即使后来废除了室内帽,还是有女仆继续使用;古典连身长裙是当时较流行裙摆宽大的女性服装;从衣襟长长垂下呈三角型的薄布,称为垂班得领(falling band);衣袖的袖边会齐边折起;长长的围裙原本是为免弄脏衣服而穿戴,一般家庭主妇或工匠都会使用,后来亦为上流阶层女仆所用,成为女仆服装的一大特色。
而动画中常见的女仆服装是属于客厅女仆的服装,穿着比较华丽。由于客厅女仆主要负责接客,因此穿着比较注重外表而不重实用性。头戴的帽子比较装饰取向,后来还变成了缎带;身穿除黑色以外的暗色连身长裙,较华丽的围裙边缘还会有蕾丝边;袖边折起和白色衣领相称,为保护双手还会戴上手套;白色的围裙通常较一般的女仆为短,没有胸兜的裙围通常会加上刺绣。
维基娘穿着的女仆服装正是与客厅女仆相似,但是也经过了创作而有不同的装饰。可能是因为双马尾的关系,头上没了缎带,长裙也改成了现代流行的连身短裙,而袖边折起和白色的围裙与标准的女仆特征一样。


五十二、穿越
是穿越时间和空间的简称。
指的是人物(或者其他)因为某原因,经过某过程(也可以无原因无过程),从自己的时空(姑且叫A时空)到了另一个时空(称为B时空)的事件。
穿越并不仅仅是回到以前,也有穿越到未来,再或者是再同一个时代,A穿越到B身上,这也叫穿越,或者再科幻一点的,从A星球到B星球,当然是再那里,基本上回不来了,最后就是反穿越了,就是穿到现代
穿越有架空,就是说是历史上没有的,当然这在小说里比较多


五十三、围观

网络新兴用语。若某人做出非常醒目的行为就有可能招致围观.
也有指中国人的围观特别事物的癖好。
常用于BBS,例句:围观楼主.
在学校论坛上常见的围观行为是:群人(通常性别为男)在约定以某位同学为围观对象后,在某时间内,将其围而观之,同时带有装备,抓拍之,后发布之。一般伴有某些难以言表的行为。。。
围观通常也能表达出一个具体的人群对特定的某一人,一群人或者某种特定事物的态度。比如:xxx街头惊现非主流现场摆POSS,引发数千人围观,一度导致交通瘫痪


五十四、痛车 
日本年轻喜欢动漫的有车一族为了章显个性将动漫角色或者动漫公司或者角色名字之类的字画印(喷)在车上。
感觉就像是人类纹身一样装饰汽车。
关于痛车这个词的来源,有几种说法
1. 给人纹身会很痛,于是车主人就把“纹身”过的车称为痛车。
2. 在日本,如果要在车上画图案之类的东西要交税,由于开痛车的很多是年轻人,额外的税收使他们很心痛,所以叫痛车。
3. 因为读音问题:paint car(涂上颜色的车) => pain car(疼痛的车) => 痛车
4. 入了围城的人基本上是不会继续动漫爱好了,能够把车变成痛车的人自然是单身了,唉,可是这样一来,有哪个MM会来搭一辆满身全是花花少女图案的便车呢?单身的动漫迷们一旦选择印上自己热爱的角色上去,客观上就失去了MM搭车的机会,心“痛”啊……
痛车种类繁多,有许多人在摩托车甚至自行车上喷涂动漫角色。


五十五、手办
手办(也有叫首办或者手版)的名称经常会被混淆到所有人物模型上。其实真正意义上的手办都是表现原型师个性的GARAGE KIT(简称GK),是指没有大量生产的模型套件。因为产量很少而且在开模的复杂度上有着很高的难度,因此价格一般都很昂贵。因为树脂材料的特性,很适合表现非常细致的细节部分和人物。大部分手办都是工厂提供的半成品白模,需要自己动手打磨、拼装、上色等一系列复杂的工艺,而且难度远大于一般模型制作。单单从上色来说,需要一定的美术功底以及喷笔这样昂贵的涂装工具。因此不是一般人能够轻易尝试的东西。由于手办的加工过程是全手工的,因而手办完成品的价格也是比较高的。
要辨别手办的方法很简单,手办出厂的时候是以散件形式出场的,而且里面没有任何涂装,零件颜色一般为乳白色和象牙白,也有一部分是有其它颜色的。
手办的几个重要特征:
1、手办不是量产的,一套手办模具一般只能生产20-25个产品左右,如果需要再生产则要重新开模。
2、手办的的原料,这也是区分是不是手办的最重要的因素,手办的原料大多使用高档的p.u无发泡树脂,最好的如日本的cast树脂(300多元一公斤透明的更加贵,呵呵),该原料生产的白模手办有非常好的手感,产品基本上没有气泡(我很少见过有气泡的,呵呵,所以经常看见手办教程要教人补气泡--不知道是哪里生产的手办?)白模颜色是不会发黄发暗,也不会太亮,非常光滑(不同于pvc的塑料光滑),摸起来有象玉或者象牙一样的手感,拿在手中很有手感,不象pvc或者塑料这样轻。在打磨的时候也不会发出难闻的气味。
由于树脂成本高,于是出现了另一种材料的首办“空心软胶首办(soft vinyl)”它是以软乙烯基为材料生产的,其实就是个乙烯基外壳,内部空心的,成本比树脂要低得多,缺点是表现力不够,还会出现变形。总之各有利弊,玩家酌情选购
3、手办的表现力非常强,如细微的面部表情、丝袜的皱折等等无不栩栩如生...
4、由于完成品的加工需要很多人力,所以手办一般都不是完成品,就算有玩成品出售在价钱上和时间上也所费较多!
5、其他的塑料材质(PVC PS ABS ABC)之类的模型/人偶是不可以叫做手办。


五十六、同人 
同人一词来自日语的“どうじん”(doujin),原指有着相同志向的人们、同好。作为ACG文化的用词,指“自创、不受商业影响的自我创作”,或“自主” 的创作。它比商业创作有较大的创作自由度,以及“想创作甚么,便创作甚么”的味道。同人志则是这种创作的自制出版物。这个界别则称为“同人界”。


五十七、同人创作
同人作品包括了改编的──对正式出版的漫画进行二次创作(再创作,re-creation);也包括原作的。
同人界中的人,时常会创作出不同形式的同人作品,包括同人小说、同人漫画等。出版同人志是把这些同人创作跟同道中人分享的一个途径。许多同人作品都会由同人们制成同人志,自资出版。
但也有些同人作品,不刊在同人志上,而是透过网站发表。一般来说,绘画CG在网站发表会最为方便。而其他媒体的作品,通常都能透过网站发布。
除此以外,还有同人游戏、同人词、同人MV、同人广播剧等创作。而在同人志即卖会的会场内,亦常会见到正在Cosplay的参与者。
原创,指的是,人物设定是作者自己决定的。
同人与原创相对。


五十八、同人志
同人誌”doujinshi、fanzine)就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人走在一起,所出版的书籍、刊物,但当中以漫画或漫画文化有关的为主,而且绝大部分都是自资的,有别于商业漫画,有较大的创作自由度和“想画什么便画什么”的味道。另外,“同人志”的繁体应写作“同人誌”而非”“同人志”,因為“志”和 “誌”在繁体字里,一早就有了明确的分工,胡乱相混只会令人误会,易于跟其他名词混淆;而同人誌的日文写法,也是跟繁体一样,写作“同人誌”。


五十九、不同种类同人志
在同人志中,也有各式各样的分类。首先要说的,是“原创”和“改编”之分。“原创同人志” (originaldoujinshi)是指故事人物、内容、情节等,均是自己创出来的。理论上,它们的自创成分是比较高的。至于“改编同人志”,也有人称为“演绎同人志”,就是拿已有的其他故事,进行改编,包括改变故事情节、改换部分人物,以至合并数个故事等。虽然题材是取于现成的故事,但也有作者的创作。在艺术上,re-create也是一种创作。加上就算“原创同人志”,也不表示真的没有其他人的元素。有时也会有别人的漫画人物出现。甚至有部分“原创”是打别人故事的骨干,却披上自己创的角色、改变时间和地点等构成的。这样挂羊头卖狗肉,比摆明是改编的作品,更不原创。这些情况并不多,可是也足证明,有时“原创”和“改编”,并不是有楚河汉界,要两军对垒似的。我们也不应对某一方心存歧见,因为大家不是都在画想画的东西、表达自己的想法、进行自己的创作吗?
有人把改编的同人志,再细分作“动漫改编同人志”及“游戏改编同人志”。这个分类,读者都可以察名识义,不必由笔者再解释了。奇怪的是,前者的英文通常叫作“aniparo”,后者则为 “gameparo”,当中的“paro”是“parody”的简写。而“改编同人志”也被称为“parody”。然而,“parody”一词在字典里的解释,通常是带有贬义的,要么就指拙劣的模仿,要么就指模仿他人文体的滑稽诗文。即使你要把这词改为中性,但“模仿”与“改编”始终是有分别的。但既然已用开了,笔者也无能力勒回马缰。
另外,坊间亦有所谓“个人志”、“双人志”的东西。其实一般同人志,多数集合了四、五人或以上的作品,但这些称作“个人志”、“双人志”的,整本都是只得一个或两个人的作品。然而,我们并不同意从“同人志”中分化出“个人志”、“双人志”的名称,这样仿佛把自己从“同人”中抽离。“同人”所指的,实际上是这种自创的同人文化,因此即使得一个人,没有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人”的“一群”,也不应抽离自己。我们觉得,称作完全由谁绘画的同人志会比较恰当。同人界中亦有人把“改编同人志”简称作“改编志”台“演绎志”,我们也不认同这种称呼方法。
〖同人〗所谓同人,就是指读者从一部作品中衍生出来的其它作品。
(同人有多种形式,但主要分以下几类):
1、完全原著演绎,即文字版的漫画、电影或者其它。
2、原著原人物情感剖析。
3、原著原人物在原著设定下所发展出的其它剧情。
4、原著原人物在不同的时空背景下所发生的其它故事。
5、原著童话演绎。
6、其它类型。由此可见,同人这种特殊的作品形式,其根本是依附于原著的,这对于它的内容的表达形式、读者及作者对它的态度都有着根本的决定作用。
像一般的同人,比如说基于原著原剧人物性格走向的情感剖析、或者说是一些画作、或者说是一些将人物某一性格用漫画形式夸张表现的作品、又或者说是根据原著原作里暗藏的一些伏线创作出符合人物性格和剧情发展的情节、还有那些对于主角或配角们心理路程进行的分析及一些戏说式的恶搞等等(形式多样不足以一一道来)可有一点,这些同人绝不是所谓的“男男恋爱”的套路!
像有的把两个男主角配上文字互相以夫妻相称的恶搞图,说真的,就是恶搞,如同胡戈那样的恶搞(虽然有的人没有他那个功力汗~)我们也把温总理叫国宝,我们会真的把他当熊猫对待喂他吃竹子吗?


六十、基情  
即为 BL之情(BL即Boy's love)例如:《黑执事》主仆基情比如你可以说bleach里的"草莓"和大白菜有基情...HY里的鸣人和佐助有基情...- -(总之是腐类词汇)这个词最早是从<高达SEED>中衍生出来,当时男主角基拉与第二男主角阿斯兰在同人女的眼中就充满了暧昧不清的男男关系,有人就以“激情”来形容这二人对手戏中充满腐味的对话,后来因为男主角名字中有个“基”,在同音的情况下,就转变为“基情”。延用至现在。基情在 2009年再度回到众人眼皮,最著名的就是萌战吧基楼组,具体来说就是楼主本蔡帅哥以及该楼很多主要人员的总称,现在基楼已经由一个帖子发展成有吧,有 HI群,有俱乐部,影响力遍及动画界的名词,基情也由此从2009年正式大幅使用


六十一、ACGN
为英文Animation、Comic、 Game、Novel的缩写,是从ACG中分化出来的新词汇。也是ACG文化泛生出来的新词汇,主要流行于两岸三地。
原来的ACG涉及的圈子已经不足以覆盖现在动漫影像娱乐相关产业了,所以就泛生出了书本文字类,小说读本,画册等。文字读物加入了这个庞大的圈子,作为影像娱乐生态平衡系统中重要的一员而发挥这作用。
Novel:特指 轻小说 带插图和原画的文字小说,这类小说极易改成动画或者游戏,也是泛ACG圈中接收程度最高的文字作品。

六十二、(21):等於LOLI (ロリ)

六十三、腐女
腐女是“腐女子”的简称,“腐”在日文有无可救药的意思。但不是象“御宅族”那样是骂人的话,而是一种有自嘲意味的自称。腐女或腐女子主要是指喜欢BL,也就是幻想中男男爱情的女性。也有把 “腐女”当作那些致力于同人志创作的深度“宅女”。
“腐女子”一词源自于日语,是由同音的“妇女子(ふじょし)”转化而来,为喜爱BL的女性自嘲的用语。腐女子的“腐”在日文有无可救药的意思,而腐女子是专门指称对于男男爱情—— BL系作品情有独钟的女性,通常是喜欢此类作品的女性之间彼此自嘲的讲法。非此族群以“腐女子”称呼这些女性时,则是带有贬低、蔑视意味的词汇。在日本一些地方,直接称呼对方为“腐女”是不礼貌的事情。情况相近,也被外界作为带有贬意的称呼还有“御宅族(オタク)”。(不过御宅原先并非自嘲用语)像“萌” 一词一样,使用“腐”时代表腐女对特定ACG或者真实世界中男性人物、关系等产生BL幻想。
腐女主要是指喜欢BL的女性,除了ACG作品、电视剧、电影等(不管作品本身是否为BL系),一部分腐女也会对真实世界男性间的关系产生遐想,例如:偶像(日本的J禁以及不少视觉系团体)、历史人物(日本的新撰组或幕末人物、中国古代文人、帝王等)等等。总之,腐女是靠爱来萌发小宇宙的生物。


六十四、御宅族(OTAKU)
御宅原指热衷及博精于动画、漫画及电脑游戏(ACG)的人,而现在一般泛指热衷于次文化,并对该文化有极深入的了解的人,但目前于日本已普遍为各界人士使用而趋于中性,其中也有以自己身为御宅族为傲的人。而对于欧美地区的日本动漫迷来说,这词语的褒贬感觉因人而异。
御宅族(日文假名:おたく,罗马音taku)常直接称为 otaku,一般指对ACG(动画,漫画,游戏的总称)具有超出一般人知识面,鉴赏,游玩能力的特殊群体,是究级ACG爱好者的代名词。
目前,OTAKU一词早已作为1个世界公认的词汇,被收录入各大英语词典中(如上海交大出版的英汉大词典,牛津大学出版的各类牛津词典)
在权威词典中,OTAKU的定义为:(日本的)计算机迷,网虫。
但这只是1个较为狭义的定义,实际上,OTAKU一词的覆盖面是很广的,在世界范围内,被公认为最出名的OTAKU:日本前任首相 麻生太郎就是1个因热爱ACG而被冠以“宅男首相”称号的OTAKU。

近来较为流行的御宅分类为以下5大类:
.成家了的伪御宅(占总数25%)
.我行我素派御宅(占总数23%)
.对情报高敏感度御宅(占总数22%)
.高社交能力御宅(占总数18%)
.同人女系御宅(占总数12%)


六十五、杀必死
‘杀必死’不是暴力名词,而是日文里用片假名来念‘Service’一字的发音。‘サービス’是外来语,即英文的‘Service’,简单说就是‘服务读者’的意思。一般咸认为,杀必死都是露出女角的身体来服务男观众,但这只是基本的定义。实质上,‘服务’的范畴可以很广泛,暴露身体的也一样可以是男角,但当然服务的对象亦改成女读者。就算半点皮肤、内衣也看不到,只要提供到读者的想像空间,亦算是杀必死的一种。再广泛一点,只要漫画分镜、动画定格不断对角色的性征做大特写,又或者刻意让女性的胸部摆动,不管它有没暴露或若隐若现,也算是杀必死的一种。

 

 

六十六、NETA
源自于日语中的“ネタ”。常写作“捏他”。通常含义是“事情的本质”,但是有特殊的指向性,往往是指剧情方面的,某些时候更接近于“典故”或者“点子”的意思。引申词为“ネタバレ”,意思是“剧透”,也就是“预先透露的剧情”的意思。


六十七、STAFF
参与制作改动画的全体成员(一般的小虾小米都会包括进去)


六十八、KOF
街头游戏《拳皇》,广泛性至漫画,街机,电脑游戏,电视游戏,一大堆周边,英文the King Of Fighters


六十九、便当
来源于日语“弁当”(音:bentou)。在大陆习惯称为“盒饭”,即盒装餐食。
3次元的领便当:出自周星星的<喜剧之王> 。意思就是挂了、死了、飘了。工作人员在完成一天的工作后会领一个便当,于是"领便当"就是指此人任务已完成,引申为死掉了。
2次元的领便当:日本的动画CV,是按集酬劳的,如果所配的角色这集挂了,以后肯定就不会出现了,也就是说比起后面还活着的角色,你的酬劳就少了(戏份是另算,龙套也有龙套的价格)。于是为了表示安慰,会在角色死掉的那集录制结束之后,送一个便当(在日本,便当还是比较有存在感的东西,和大陆的感觉完全不同)。
吐便当源自领便当一词,指前面剧情中已死的角色在后面的剧情中复活。


七十、哔 
原为电视台为了屏蔽一些不良信息 而加入的音效 后来被众多动漫恶搞 用法被无限扩展...
全金属狂潮2某集...就到处充斥着这样的[哔]...
用法...比如
他WS的向小loli伸出了[哔] 将她[哔]了...= =#

1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冲冲 2012-1-5 00:14
····

小黑屋|萌子岛

GMT+8, 2025-5-2 00:09 , Processed in 0.028920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Copyright 2020  atollmoe©.a2.1.0 All rights reserved. 9+

Copyright 2009  supported by zhixuan© oeo© oko© All rights reserved.Thank you!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