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登入 登录
萌子岛 返回首页

KimiGo!!!!的个人空间 https://www.dommdo.com/?631813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KimiGo

已有 85 次阅读2012-3-2 22:22

92.2%受访者感觉校庆多 54.4%的人认为“没必要”
    当下大学校庆的规模和影响力越来越大,也引发更多争议,甚至成为铺张浪费、劳民伤财的代名词。大学如此热衷办校庆,究竟有什么意义?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搜狐新闻中心,进行的一项题为“大学为什么热衷办校庆”的调查显示(1077人参加),92.2%的人感觉时下校庆较多,54.4%的人认为大办校庆“没必要”。受访者中,70后占33.4%,80后占36.4%。
  34.5%的人认为校庆“50年一庆”最合理
    某国企财务总监古力(化名),在上世纪90年代主持过自己母校的50周年校庆。在古力看来,校庆的目的很简单,一是让大家相互认识,二是作为交流思想的平台,三是向母校汇报一下这么多年的成就,四是可以向生活困难的校友提供一些扶持和实际帮助。
    “如今对一些高校来说,校庆已经成为敛财工具和领导、名人的走秀场,这显然是不合适的。”他建议,校庆的范围不要太大,要找出历届有代表性的校友;时间也不要太频繁,50年、100年办一次差不多,5年、10年就太频繁了。办校庆是需要人力物力的,办多了就是劳民伤财。
    调查中,34.5%的人认为校庆“50年一庆”最合理,29.1%的人希望“100年一庆”,26.4%的人表示是“10年一庆”,仅2.2%的人认为“5年一庆”合理。还有6.9%的人认为“根本就不应该办校庆”。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詹宏毅说,从学校的角度,办校庆一方面是为了扩大自身影响力,另一方面也有吸引捐赠的考虑。国外高校一直很重视校友,有一个常态化的联系机制,校友捐赠也很多,不需要采用校庆这种方式。而国内高校的校友捐赠在平常并不多,所以希望通过校庆来加强和校友的联系,吸引更多捐赠。
    在山东潍坊某化工厂营销人员李建华眼里,有些“校庆”就和公司开业、竣工典礼差不多,都很商业化,很少有学术性的东西,体现不出高校的定位、特色和理念。这样的校庆只会成为社会的负担。
    新华信咨询公司咨询师鲍相宇也感觉,一些校庆并没有传达出大学应该有的形象。现在的校庆都是比较外放型的,请来的基本都是知名人士,办得非常行政化。
    “对于很多学校来说,校庆就是一种广告,校方看重的是宣传效应。这样就只能考虑把摊子铺大、看上去更有面子,才能更吸引大家的关注,因此也就变成了‘形象工程’。”古力说。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刘海峰,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说,校庆可以在相当范围内宣传学校的办学成就、学校历史,扩大知名度,并增强师生的凝聚力和自豪感。多数学校的校庆通常不只是那一天那一场的庆典,前后通常会举办一系列的学术活动,比如各种学术报告、演讲,也会增加很多学术内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小黑屋|萌子岛

GMT+8, 2025-5-6 06:13 , Processed in 0.022467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Copyright 2020  atollmoe©.a2.1.0 All rights reserved. 9+

Copyright 2009  supported by zhixuan© oeo© oko© All rights reserved.Thank you!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