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RT撞击任务产生的新碎片,可能在十年内抵达地球、火星
NASA在2022年成功展示主动偏转潜在危险小行星的撞击方法,然而这波冲撞也产生不少新碎片,且根据科学家新研究结论,有机会在未来抵达火星和地月系统,成为地球、火星夜空的“人造流星雨”。
NASA双小行星改道测试(Double Asteroid Redirection Test,DART)旨在测试使重新定向近地天体(NEO)的撞击方法,该任务于2021年发射,2022年9月26日故意撞击Didymos双小行星系统中的Dimorphos卫星,确认是否成功改变小行星行进方向。
2022年10月11日,NASA宣布DART任务取得巨大成功,确认将Dimorphos绕Didymos运行的周期缩短约32分钟。
然而,主动撞击方法虽然可成功偏转小行星,使其不再威胁地球,仍有机会产生撞击地球与其他天体的新生碎片。根据米兰理工学院团队领导的新研究,天文学家探讨此次撞击测试是否导致新碎片有朝一日以流星体形式抵达地球和火星,进行一系列动态模拟后,研究人员得出结论:小行星喷射出来的碎片可能在10年内抵达火星与地月系统。
根据意大利LICIACube卫星数据,团队获得碎片初始条件,包括轨迹、速度,接着使用NASA超级计算机模拟喷射碎片变化,发现其中一些将在10年左右抵达地球和火星,根据撞击后速度有所差异,比如以低于500 m/s速度喷射的碎片,可能在13年内抵达火星,以超过1.5 km/s速度喷射的碎片则可在短短7年内就到达地球。
当然,这些碎片小到对地球构不成威胁,但未来火星观测任务有机会目睹来自Dimorphos碎片的流星,确认DART任务是否因此产生另类“人造流星雨”来源对我们来说也至关重要。
新论文将发表在《The Planetary Science Journal》期刊。
页:
[1]